【轉念】怎麼樣堅持,不叫煩惱再回來?


我們凡夫現前有沒有智慧?有,智慧也起作用,我們的智慧起的作用是煩惱。無量無邊的煩惱就是無量無邊般若智慧,迷了智慧就變成煩惱,覺悟之後煩惱就變成智慧。所以煩惱多,不必著急,煩惱多證明是你智慧多,只要你轉得過來就行了。轉不過來很苦,轉過來就很樂、就很自在,所以學佛沒有別的,要從根本上做一個大轉變。
這是我常常勸勉同學,我們轉變從哪裡轉變起?從最初的念頭上轉起。凡夫最初的念頭是什麼?是「我」;不起念則已,一起念就是「我」。「我」就迷了,就把自性般若智慧轉變成煩惱,把無量的德能轉變成無能,把相好莊嚴轉變成醜陋。這是迷!
我們很幸運,今天在經教裡頭懂得這個道理,也曉得一些方法,怎麼轉變?讓我們在一切時、一切處,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為人,這就轉過來了。可是要好好認真去練習,不能夠間斷,不能夠鬆懈,為什麼?念念為我已經養成習慣了,無量劫來起心動念都是「我」,現在一下叫他起心動念不想我,這個難,太難太難了,自自然然他就想「我」。
我們今天開始學轉,好!我這一念為眾生,不為我;第二個念頭又為我了,又回來了。難就難在這裡,怎麼樣堅持,怎麼樣不叫煩惱再回來,這是修學關鍵之所在。那怎麼辦?真心為別人,全心全力的為別人,根本不替自己打算,這才有可能做真實的轉變。 從前我在初學佛的時候,我把這個事情請教章嘉大師,他老人家舉個比喻很有味道。這個比喻現在很少見到了,他舉鐘。那個時候,五十年前用的鐘錶還是掛鐘,還是有擺的掛鐘,不是用電動;那個時候還沒有電動,用電池還沒有發明,用發條。那個鐘過一個時候要去上發條,他就用那個發條來做比喻。鐘裡面發條捲得很緊,捲的時間太久了,他說凡夫迷的心就像這樣子;你把那個發條拉直,壓得很直了,你手一放鬆,它又捲起來了。他用這個比喻來告訴我,我能體會得到,這很難!於是乎他教我放鬆不得,一放鬆,又回頭了。真正的功夫就是要把它壓住,壓到什麼時候放手它也不會再捲起來?這不是短時間。他這個比喻比喻得好! 我們要發大願,要有恆心、有耐心。佛在經上講「一切法得成於忍」,世出世間無論是學術也好、修養也好、事業也好,一切的一切都要有耐心,沒有耐心不能成就。愈是大事業,愈要有大的耐心。了生死、出三界是世間第一等大事業,你做個國王、做個天王,都是小事,都不是大事。換句話說,第一等大事就是把這個念頭轉過來。
佛教我們的方法,念念為眾生,時時為眾生,這就是緊緊的把發條壓住,不讓它再捲起來。一念鬆懈,功德就沒有了;雖沒有功德,有一點福德,福德是人天有漏的福報。這是你斷惡修善,才是人天有漏的福報。如果你的善並不踏實,你的惡沒有斷乾淨,你的福報多半在三惡道享。這就說明修行證果的難處!
本文節錄自【華嚴經】第292集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☆華藏衛視官網
http://www.hwazantv.com
☆Faceboo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wazantv
☆YouTube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hwazantv
☆LINE
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dzi0277j
☆WeChat ID:hwazan-tv